从祖宗的牌位说起
发布时间:2017/02/28 经典文章 Article 近期文章 浏览次数:818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庭或祭祖的场所,总是有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有谁知道这个牌位的来历吗?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不孝的儿子,总是打骂母亲。本来,一个家庭中,父亲早逝,母子应该相依为命,而这个儿子性格火爆,从不讲母亲的养育之恩。他每天上山砍柴,妈妈每天给他送饭。妈妈的饭送早了、送晚了、饭凉了、菜少了等等,每天非打即骂,没有一天是如意的。
母亲对儿子特别失望,伤心极了,这种日子生不如死呀!可妈妈能对儿子怎么样呢?
有一天,儿子又到山上干活。在砍柴之余,他看到周围有一群羊,其中一头母羊艰难地将后腿跪在地下,正在给她的小羊羔喂奶。小羊羔一边吃奶,一边还在母亲的肚子上亲热着。他看着、看着,就在这一刹那间,这个儿子醒悟了。
啊,生我、养我的,是母亲!
正好这个时候,他看到母亲已经一步一步吃力地爬到山腰下了,正走在给他送饭的路上。儿子的良心突然震动,他举着手里的扁担,大声地叫着:妈妈!
因为距离太远,妈妈听不到儿子在喊什么,却只能看到儿子在挥着扁担。
儿子看到妈妈还在费力地往山上爬,就举着扁担往山下冲,嘴里还大声喊着,他觉得妈妈实在是太伟大了。过去的一切言行,实在对不起母亲呀!
可是妈妈看见儿子从山上冲下来了,不仅在大叫,还举着扁担。她实在太害怕儿子了,与其让自己的儿子打死,不如自己死了。母亲连想都来不及想,纵身就从半山上跳进了山下的河流。
可怜刚刚觉醒的儿子,也跟着跳到了山下的河里,希望能够救活母亲。但是,儿子几天几夜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只捞到了一块木牌,他只能拿回家供起来,把木牌当成妈妈,每天孝敬。
这就是供奉牌位的由来。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从古到今,没有医治后悔的药。在词库中,有一个词组叫:郁闷。郁闷一般是由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不能埋怨别人的、又无法改变的既成错误事实,而引起自己的苦恼。如果有了错误,自己不去认识,也从来不苦恼,那就不是郁闷。凡是自己不郁闷的,当然也不会改进和进步。
金海公司的事业,成绩是主要的,但我们也留下了许多的遗憾。我们每年都有总结;每次总结时都有教训,而每个项目年复一年还在重复着同样的问题和错误;当发现同样的问题一次比一次严重时,我们是什么态度呢?
我们郁闷了吗?如果没有郁闷的感觉,就说明你的“主人翁精神”还没有确立,就说明你对“服务是金海的惟一产品”的观点,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你这张旧船票永远也赶不上金海公司这趟快船。
多少事,从来急,过去的东西已经成型,充其量你只能做出一些表面的修整,你不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而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市场,却是根据过去的业绩,来给我们今天的公司、我们今天的产品进行定位和定价!
要想不留下后悔,就要做好今天的事情。本文前面的故事,我们看到了这位可怜的儿子,后悔又有什么用呢?金海的干部能不能再不去讨论“后悔”二字呢?
我们必须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就象我们过去要求的那样,鸡蛋为什么易碎而不碎?因为它是鸡蛋。土豆为什么总是“有皮没有毛”?只是因为它只是土豆。只有把土豆当成鸡蛋,才能使每个土豆又光又亮。你能不能把你现在的工作当成鸡蛋呢?可是,你是不是经常把客户的需要、把你经手的作品当作了土豆?否则,为什么你自己的业绩、你部门的业绩,总会留下这么多的遗憾呢?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就不要留下后悔;不仅是在金海的岗位上你要认真地看管好每一个鸡蛋;假设你不在金海时,也要有一种爱岗敬业的作风,这是赋予“管理者”的一种使命。如果说,金海是个管理学校,那么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在“没有后悔”这个专业全部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可以原谅在积极改进过去的缺点时,再犯过失的人;但绝不原谅那些按部就班、从不创新、原地踏步、重犯旧错的那些“老实人”。
如果不孝的儿子在母亲生前对老人好一点,就不会有永生的后悔,就不用去花毕生的精力来供奉那块木牌;如果我们在进行每天的工作时,只要多用一点心思,也不会留下每年需要大伤脑筋的、不可改变的惨重教训。
每个人都要经常回头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昨天留下的足迹,就是别人评定我们明天行为的主要依据。
上一篇: 偶然和必然
下一篇: 唯一不变的是—永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