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的联想
发布时间:2017/03/08 经典文章 Article 近期文章 标签:果断行动浏览次数:1958
一个人通常只能说出心中所想的80%,但对方听到的最多只能是60%,听懂的却只有40%,结果执行时,只有20%了。你心中的想法也许很完美,但下属执行起来却差之千里,这是由“沟通的漏斗”造成的,因此你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去克服这一“漏斗”现象。
我们企业唯一的产品是服务,所有员工,哪怕是保洁员和保安员,每天都在和方方面面的朋友打交道,大家不仅要介绍我们的产品,也要处理和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完全彻底为客户服务,关键是看自己的部门、每一个员工是不是可以摆脱“漏斗”效应。
如果你变成了“漏斗”末端的20%,那就会变成企业的悲哀,就会成为个人失败的根源。
公司最近处理了一位中层干部,就是因为不会倾听,没有使客户满意,更没有主动解决顾客的问题,无事成有事,小事成大事,最后我们对这位干部做了处理。
执行力是什么?
实际上就是更好地、全心全意地、不折不扣地为朋友创造价值。而前提就是解决“漏斗”现象。
日本加贺屋资深客室系(客户经理)幸子接待过一对夫妇,这对夫妇从一进加贺屋开始就不断地批评:大厅不够气派,客房太小,景观不美……,幸子怎么小心应对就是不合对方的心意,晚餐和早餐更是一点都没动筷,甚至一出菜就叫幸子马上撤掉,连幸子询问为他们更换另一种菜色也拒绝,同时在柜台嚷嚷馆内一切软硬设施等级均和所定房价不符,等等。
最后,两夫妻要离馆前,幸子在馆内商店买了点心送到太太手中,同时诚恳表示:“我担心你们没吃东西路上会饿,这是我个人买的一点心意,但若是不合您意,丢掉也没关系。”当下,太太不禁流下泪,跟幸子说:“不好意思。”
像加贺屋这样,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地把服务做到极致,把执行力做到100%,而不是20%,从而不让客户面对“漏斗”现象。即使是百般挑剔的客人,得到的也不是解释甚至争论,而是充分的尊重、充分的关心和无微不至的体贴。
在非原则性问题上,能够尽力去克制自己的情绪,善于去倾听对方的谈论,避免发表反对意见,避免无谓的争论,多征求对方的意见等,这些看似平常的经验,实质上对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都十分有帮助。
我们要把公司的服务产品做好,恰恰需要把“漏斗”反过来。让20%的不满意,用40%的精力去研究它,再用60%的努力来改善它,保证80%的人不去重犯原来的低级错误,尽量满足朋友100%的满意!
简单、适当、谦虚、宽容、迎合、融洽,更容易提高执行力。翻转一下“漏斗”的位置,其实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从而促成合作,实现共赢。
其实,我们把企业做好只是我们的本分,我们自己过得好也只是小利,大利是什么呢?其核心是我们要给社会带来什么?我们要给客户创造什么?我们要给朋友带来什么?
曾国藩《三十六字诀》中前四个字就是:志、恒、专、熟。“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专: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记住了曾国藩的四个字,我们就可以避免、或者尽量避免在金海企业的“漏斗”现象和“漏斗”后果!
金海企业的成长,到明年已经是整整20个年头了。在近20年中,我们只关注了一件事情:
我们只做最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