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重伤以后
发布时间:2017/03/08 经典文章 Article 近期文章 标签:心不竞浏览次数:1975
584年,努尔哈赤凭着13副盔甲起兵。
在当年女真部落的散兵游勇中,努尔哈赤的势力最小,据传只有兵马数十众。而且,努尔哈赤当时并不被所有部落首领看好。
努尔哈赤英勇善战,所向无敌,身先士卒,甚至每次攻城战斗中,第一个爬上城墙的总是努尔哈赤;在两兵肉搏中冲在最首位的,肯定都是努尔哈赤。经过41年的征战,后金于1625年定都于沈阳,努尔哈赤创立了一朝帝国。
在世人看来,使努尔哈赤取得江山的,完全是他的聪明和勇敢,其实,这个结论并不正确。他取得江山的主要原因,却是靠他有一个广阔的胸怀。
明万历十二年九月,努尔哈赤率领大军攻打一座叫翁科洛的城池。他身先士卒,亲自登高劲射。当战争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翁科洛有一位名叫鄂尔果尼的守城勇士躲在暗处向努尔哈赤施放冷箭。努尔哈赤没有提防,一个躲闪不及,被鄂尔果尼射伤了。但努尔哈赤拔出带血的箭,继续指挥战斗。
这时,又有一位名叫罗科的守城战士在战场硝烟的掩护下,潜伏到努尔哈赤附近处,一箭射中努尔哈赤的脖颈。虽然没有射中要害,但这箭镞卷如双钩,深入皮肉一寸多。侍从们把箭拔出之后,血水激涌四射,皮与肉扯下一大块,努尔哈赤疼得一下子昏厥过去,无法再指挥攻城,攻城部队只好撤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后,努尔哈赤箭伤痊愈。他再次率领大军攻城,一番激战之后最终攻陷了翁科洛城,并且生擒了上次射伤他的鄂尔果尼和罗科。努尔哈赤的部将们愤怒地要求将鄂尔果尼和罗科二人乱箭射死。可是努尔哈赤却对将士们说:“两敌交锋,志在取胜。他们当初为了自己的主人才向我射箭,假如现在他两人能被我所用,不就反过来替我射杀敌人了吗?像他俩这样勇敢的人,如果临阵死在刀剑之下,尚且让人感到可惜,怎么能因为射伤我的缘故就把他俩杀了呢?”说完亲自为鄂尔果尼和罗科二人松绑,并以好言安慰。鄂尔果尼和罗科被努尔哈赤的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当即表示愿意归顺努尔哈赤,誓死为其效力。努尔哈赤接受他俩的归顺,让他们带兵作战。两人勇猛善战,为努尔哈赤的天下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就是为了努尔哈赤的一句话,这两位士兵一人战死在疆场,另一人为努尔哈赤战斗25年官至大将。
纵观现代社会,人们总是忙忙碌碌,多少人劳而无功、忙无所获。
看看我们身边的众生相:
从政官员,每天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生怕出现任何差错,还总是苦于找不到升迁之道;
企业家们,终日风来雨去,千辛万苦,甚至为了蝇头小利,不惜低三下四,到头来也许一事无成;
初出茅庐者,既不怕狼也不怕虎,也全然不顾天高地厚,碰过多少南墙、经过多少沧桑以后,才亲身感觉得到长辈们的人生艰辛;
文人学者,总为名气竞折腰,古今中外,看过苹果从树上掉落的人数不胜数,然而从中发现万有引力的人却只有牛顿一人!
还有“他们”,似乎都是千人一面,总是觉得人不如我,从来也没有佩服过任何胜者,甚至根本就没有觉得自己不行,可是,……
我们看到了努尔哈赤重伤以后的故事,难道还要再从书本上去研究如何工作的方法吗?
我们还需要再去反思自己不能成功的其它原因吗?
我们还会盲目乐观、过于相信自己、屡战屡败吗?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一生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就是不浪费时间,少走弯路。
无论是从政、经商、科研、学术等等复杂的工作和业务,其实都只有一个简单原点,那就是除了勇敢和坚强以外,需要有胸怀。只有胸怀,才能宽恕生活中的所有人事,才会升华到“利他”的自觉行动。
做人的豪气,为人的正气,处事的大气,都要以努尔哈赤为榜样,才会自然而然获得社会的名气。
如果你达到了努尔哈赤的博大胸怀,真正从每一人每一事中做到恕人利他,那么你不是高官也会是贵人,自己不想成为百万富翁也会难上加难。
无论你想做什么,或者正在做什么,不要被困难的科技所迷惑,也不要被巨大的资金所束缚,更不要被复杂的市场所吓住,看了努尔哈赤的故事,成功的方法已经有了,——自然地、谦卑地、诚恳地低下自己高贵的头,永远打开自己的胸怀。
成就事业其实非常简单。
你只要回到做人的原点,打开心胸,宽宏大量,那么一定成功。